白洋2025年11月28日 14:20广东
2025年,是军事家、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李济深先生诞辰140周年。
李济深,原名李济琛,字任潮。
1885年,李济深出生于广西苍梧县。他的祖父李炳光,是清代的秀才;父亲李均尚,是廪生(注:明清两代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生员),均以教书为业。李济深6岁时,父亲去世,他从小跟随叔父李均良读书。兄弟姊妹靠母亲吴氏务农抚养长大。
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前后,李济深进入由时任梧州知府的庄蕴宽(1867—1932,字思缄,江苏武进人)主办的梧州中西学堂就读。时人多认为该学堂与外国教会有关系,所以蔑称入学堂者为“入教仔”。李济深的岳母也反对他在这所学堂读书。
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李济深被庄蕴宽选入广州黄埔陆军中学读书。
两年后,该校被陆军部取消,李济深随班并入广东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步兵科。
毕业后,李济深被分配到广东新军当见习官。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加强陆军力量,下令由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提督聂士成、袁世凯等编练新式陆军,“习洋枪,学西法”,史称新军,全称“新建陆军”。这支军队完全使用西式的军制、训练以及装备,一切依照德日制度,由德国人为主的洋人教习,是清朝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正规军。
不久,李济深调到新军学兵营任排长,与连长邓铿(即邓仲元,1886—1922,原名邓士元,别名邓铿)成为莫逆之交。
在新军任职不到一年,李济深又入广东讲武堂继续学习。正逢清廷军咨府开设的保定军官学校招收各省学员,李济深于宣统元年(1909己酉)11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堂第三期深造(后比叙为陆军大学正则班第三期),攻读高等军事学。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1912年创办于河北省保定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停办于1923年。保定军校校址前身就是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
保定军校毕业生很多都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知名人物,比如吴石(1894年9月14日-1950年6月10日,原名吴萃文,字虞薰),是保定军校第三期炮兵科(1914年8月入学、1916年8月毕业)。吴石的资格够老了,但在李济深面前,只是弟弟。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李济深和校内部分师生一起投入反清斗争,破坏了保定附近的浏河铁路桥,以阻拦清兵南下。
翌年(1912壬子),李济深从北京南下至上海,求见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1882年3月23日-1974年9月19日,谱名士云,字宇龙),被委任为作战参谋。
不久,南北停战议和,广东北伐军回南京接受编遣,李济深调任第四军第二十二师参谋长,这个起点可以说是非常高了。
民国建立后,陆军预备大学堂由保定迁至北京,正式定名为陆军大学。从1906年到1912年底第三期毕业为止,可称为陆军大学的草创时期,共招收三期学员约240余人。李济琛是一期入学,又调回部队工作(辛亥革命时,学员多回部队,学校临时停课),民国二年(1913癸丑)重返陆军大学第三期,毕业后留校任教。李济深在陆大任教五年,培养的许多学生,后来都成了国民党军队的高级指挥员,如国防部长徐永昌(1887年12月15日-1959年7月12日,字次宸)、广西省主席黄旭初(1892年4月27日-1975年11月18日)等高官,都是李济深的学生。
民国九年(1920庚申)11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军政府,进行第二次护法斗争。翌年(1921辛酉)春,李济深南下探亲,应时任粤军第一师师长邓铿的邀请到了广州,先后任粤军第一师副官长、参谋长。
粤军第一师是粤军的模范和精锐之师,李济深、邓演达、叶挺、陈铭枢、陈济棠、蒋光鼐、蔡廷锴、张发奎、薛岳等名将,都出身于第一师。
民国十三年(1924年)1月,李济深被孙中山委任为广州黄埔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军校筹备委员长就是蒋介石。5月3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
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参加隆重的开学典礼后,百感交集地对李济深说:“任潮,军校能够开学与一师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你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作了支持,谢谢你!”
民国十四年(1925乙丑)8月26日,以汪精卫为主席的广州国民政府为统一军政,决定编组国民革命军,李济深正式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第四军下辖第10(师长陈铭枢)、第11(师长陈济棠)、第12(师长梁鸿林)师,以及一个独立旅(旅长张发奎)。
李济深出道早、成名早、掌权早,是国民党军政界的元老人物,也是粤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者,时人称“全国陆军皆后学,两粤名将尽门生”。
根据公开资料,李济深的生日,有两个版本。
版本一:阳历1885年11月6日
根据团结出版社的《李济深全传》,“清光绪十一年九月二十四日(1885年11月6日),李济深出生在广西省苍梧县冠盖乡料神村(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龙圩区大坡镇)一个亦耕亦读的富农家庭。他的祖先是江苏人,约于明朝时迁居广西苍梧县。”
阳历1885年11月6日,对应的阴历生日是九月三十日。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的九月二十四日,对应的阳历是1885年10月31日,显然,广为流传的“1885年11月6日”这个生日是阴阳历换算错误的结果。
版本二:阳历1885年10月31日未时
资料源于徐乐吾的《古今名人命鉴》。
巧的是,李济深比蒋介石大了两岁,生日都是阳历10月31日。
更巧的是,李济深和蒋介石的四柱八字也相似,都是己土日元生于戌月。
有趣的是,李济深长期担任蒋介石的副手:
民国十五年(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李济深被增补为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部总参谋长兼北伐军后方留守总司令,率第十一师留守广州,负责广州市的治安,并兼任广东省政府军事厅厅长(1926年11月起)、中国国民党广州政治分会主席(1926年12月起)、代理广东省政府主席(1927年1月起)等职,管辖两广、福建,执掌党、政、军大权。
民国十七年(1928年)2月,李济深被中国国民党第二届第四次中央全会推任为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3月19日,李济深由广州抵沪,与蒋介石商讨继续北伐。29日,蒋介石渡江督师北伐,李济深代理军事委员会主席,并于次日就职北伐全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长(又兼任迁移至南京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副校长)。
《古今名人命鉴》还提供了一个“1885年10月31日卯时”的李济深八字:
按照徐乐吾的说法,李济琛改名李济深,字任潮,可能是因为四柱八字缺水,算命先生根据“缺啥补啥”的理论,希望通过改“名”而改“命”。
民国十八年(1929己巳)3月21日晚11时,李济深被蒋介石扣留于汤山。随后被开除国民党党籍,从此失去实权。
民国二十二年(1933癸酉)11月18日,李济深由香港到福州,与蒋光鼐、蔡廷锴等以第十九路军为基础,发动“福建事变”。失败后,蒋介石下令逮捕李济深,并再次将他开除出国民党。
李济深人生最得意这廿年,是在癸未、壬午大运之中。天干透癸、壬,水生木,财生杀,财星并不坏印。而且,未、午属南方火地,书云:“土得金火,方成大器,三秋金旺乘权,强金遇火,强制入范,治以成器,丙丁更能补土元神,故土金伤官佩印,未有不大贵者,且多武贵,以其配合自然,一得两用也”。
李济深参加了开国大典,并站在毛泽东旁边,后面是陈铭枢、黄炎培。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号召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李济深热烈响应。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李济深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李济深这八字,喜火、忌金,辛未时之造,时柱透了辛金忌神,解释不通他晚年复出,且官至副主席之事实。
徐乐吾认为,此命天干“乙丙丁”名为三奇格。
综合以上,白洋认为,李济深的真实八字是——乙酉、丙戌、己未、丁卯。
完整版:https://mp.weixin.qq.com/s/87X57vLi4fpE9XKRXeG2aw?scen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