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媒《朝鲜日报》报道,2025年8月12日,韩国前第一夫人金建希出庭,接受逮捕必要性审查时,念了一句中国的古诗——“花无十日红”。
按照韩媒的分析,权力只是一时的。今年4月,金建希的丈夫尹锡悦被弹劾罢免总统职务后,金建希就失去了第一夫人的地位。
“花无十日红”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腊前月季》:
腊前月季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
元末明初剧作家杨文奎(一说高茂卿)创作的杂剧《翠红乡儿女两团圆》,开篇一首五言诗: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从此,“花无百日红”取代了“花无十日红”的江湖地位,杨万里的原创之作反倒被世人遗忘了,直到金建希念了这句诗。
杨万里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写作勤奋,相传有诗20000余首,现存诗4200首,名篇佳作比比皆是,《腊前月季》只能算是寻常之作。
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遣词造句质朴无华、浅显易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二》是他的代表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
其一
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
其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虚实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犹如相机拍摄全景和特写,极具视觉冲击力。
七言绝句《小池》,载于杨万里的诗文合集《诚斋集·江湖集》卷七。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人,终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不用生僻字句,近于口语,时号“诚斋体”。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也是杨万里的佳作,第二首诗流传甚广:
其一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其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据《宋史·卷四百三十三·列传第一百九十二》之“儒林三”: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讙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迁太常博士,寻升丞兼吏部侍右郎官,转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砦,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免丧,召为尚左郎官。
……
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贺。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历枢密院检详,守右司郎中,迁左司郎中。
十四年夏旱,万里复应诏,……因疏四事以献,言皆恳切。迁秘书少监。会高宗崩,孝宗欲行三年丧,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万里上疏力谏,且上太子书,……太子悚然。高宗未葬,翰林学士洪迈不俟集议,配飨独以吕颐浩等姓名上。万里上疏诋之,力言张浚当预,且谓迈无异指鹿为马。孝宗览疏不悦,曰:“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阁出知筠州。
……
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
……
绍熙元年,借焕章阁学士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参知政事王蔺以故事俾万里序之,而宰臣属之礼部郎官傅伯寿。万里以失职力丐去,帝宣谕勉留。会进《孝宗圣政》,万里当奉进,孝宗犹不悦,遂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不赴,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自是不复出矣。
宁宗嗣位,召赴行在,辞。升焕章阁待制、提举兴国宫。引年乞休致,进宝文阁待制致仕。嘉泰三年,诏进宝谟阁直学士,给赐衣带。开禧元年召,复辞。明年,升宝谟阁学士,卒,年八十三,赠光禄大夫。
万里为人刚而褊。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僣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赐谥文节。子长孺。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出生于吉州吉水县中鹄乡新嘉里南溪滥塘村(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一个乡村塾师家里,八字如下:
有趣的是,这个八字和蒋介石、冯玉祥之命很相似,所以我猜杨万里很可能也出生于午时。
绍兴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二日(1154年4月18日),杨万里进士及第,中丙科,即第三等。同榜中进士者,还有张孝祥、范成大、虞允文等名人。
淳熙六年(1179己亥),杨万里南下广东,“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杨万里本一介文人,却能平定一方,其治兵、军事才能得到宋孝宗赏识,“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
中国古代通过丰年收储、荒年抛售来调节粮价的方法,称为“常平”,为实施该政策所设的官方粮仓就是“常平仓”,西汉时期,汉宣帝采纳大臣耿寿昌的建议,设置常平仓。所谓“常平仓”,顾名思义,为求平抑粮价,实现“谷贱不伤农,谷贵不伤民”之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古代每逢天灾人祸,朝廷下令开仓放粮,这个“仓”就是常平仓。常平仓属于官办粮仓,职能相当于如今的中储粮。
提举常平司初设于熙宁二年(1069),简称“仓司”,掌管一路的常平仓、广惠仓,以及免役、市易、农田水利等事务,也负有监察官吏之责,是地方上推行王安石新法的重要机构。元祐元年(1086)罢新法时废,遗留的事务归提点刑狱司。绍圣元年(1094)复置,长官称“提举常平”。北宋末设提举茶盐司,南宋沿置,后与提举常平司合并,称“提举常平茶盐司”。
提举常平茶盐司是宋代管理常平仓及茶盐专卖事务的路级官署,与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并称“监司”,相当于如今的国家XX专卖局,执掌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正四品。
杨万里精于《易》学,自淳熙十五年(1188年)动笔,历时十七年完成易学著作《诚斋易传》二十卷,成为南宋与程颐《易传》并列的义理派代表作。
杨万里“为人刚而褊”,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屡次得罪最高层人物,始终不得大用。因为这个八字按“伤官佩印”论命,问题是伤官太强(庚金得刃于“酉”),即使出生于午时,地支只有一匹马,仍嫌火力不足。
开禧二年(1206年)二月,杨万里升宝谟阁学士。宝谟阁学士,职属宋代诸阁学士体系,职能与龙图阁、天章阁等相似,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宝谟阁学士是荣誉性官职,始置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元丰改制后定为正三品。
1206年年五月八日(6月15日),杨万里痛骂韩侂胄,不久逝世,享年80岁。
开禧三年(1207年)正月,朝廷追赠杨万里为光禄大夫(宋朝,光禄大夫为从一品)。
嘉定六年(1213年)十二月,朝廷宣敕,赐杨万里谥号“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