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工作室 Uncategorized 苏轼VS徐志摩

苏轼VS徐志摩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轼之名“”,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不可或缺之意

图片

宋仁宗赵祯景祐三年(1036丙子年),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苏轼的父亲是北宋文学家、散文家苏洵(1009年—1066年),母亲是程夫人(1010年-1057年)。

苏洵有子女六人:老大为女孩,出生不久便夭折;老二为女孩,十三四岁早亡;老三为男孩,取名苏景先,在苏轼3岁(虚岁)那年也夭折了;老四为女孩,取名苏八娘(1035年—1052年),十八岁因受夫家虐待而亡;老五苏轼;老六苏辙(1039年3月17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

苏轼出世之后,出现了一件怪事,当地的花草树木忽然枯死了。更奇怪的是,苏轼死后,山上的花花草草忽然复苏,郁郁青青。据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蜀有彭老山,东坡生则童,东坡死复青。金国的刘祁在《归潜志·卷九》说:昔东坡生,一夕眉山草木尽死。

宋仁宗赵祯嘉祐二年(1057丁酉),苏轼苏辙参加礼部会试。当年考试的策论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策论获得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和小试官梅尧臣的赏识,欧阳修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同年四月,因程夫人去世,父子三人回乡奔丧。苏洵作《祭亡妻文》:“有子六人,今谁在堂?惟轼与辙,仅存不亡”。

嘉祐六年(1061辛丑),在欧阳修的推荐下,苏轼兄弟参加名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制科考试。《宋史·卷三百三十八·列传第九十七》:“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而已。”苏轼的对策被评为第三等(一、二等虚设,第三等为实际上第一等),之前宋朝只有一个吴育中过这种制科的第三等,因此苏轼中第三等被称为“百年第一”。

宋英宗赵曙治平三年(1066丙午),苏洵病逝,苏轼苏辙扶柩还乡,守孝三年。1069己酉年(宋神宗赵顼熙宁二年),“王安石执政,素恶其议论异己,以判官告院。”苏轼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当然没有好果子吃。

元丰二年(1079己未)四月,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后来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元丰八年(1085乙丑),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迎来出头天。但是,苏轼这个人实在不懂为官之道,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被新旧两派共同排挤出局。

宋哲宗赵煦元祐七年(1092壬申年),苏轼“以兵部尚书召兼侍读”,不久,“迁礼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为礼部尚书”。此年,苏轼官至正部级,走上了仕途的巅峰。

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执政,新党再度上台。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州)。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海南岛儋州。

1100(庚辰)年,宋徽宗赵佶即位后,朝廷颁行大赦。“微宗立,移廉州,改舒州团练副使,徒永州。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北归途中,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辛巳年8月24日)病逝于江苏常州。

图片

宋朝是个“全民皆卜”的朝代,命运坎坷的苏轼更是一个笃信命理之人。苏轼曾在《东坡志林·命分》提到韩愈的星盘:“退之诗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乃知退之磨蝎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韩愈在《三星行》中说过他自己的星盘:“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其口。”杜甫作《天末怀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文人多心眼,难免触景生情。

图片

徐乐吾在《古今名人命鉴》分析苏东坡八字,白洋只能说——不敢苟同。

根据《东坡纪年录》,“景祐三年丙子十二月十九日卯时,公生于眉山县纱縠行私第”,换算成阳历,就是公元1037年1月8日,八字如下:

图片

国学大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黄侃在《黄侃日记》中也提到了苏轼的八字:

《黄侃日记》(737页):

予之八字,颇与苏子瞻有相类处(相同者五字),今录左:

苏氏八字:宋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卯时,食神司权,正财得地,比劫佐食,七杀助枭,伤官生财。

予生清光绪十二年二月廿九日子时,食神司权,正财得地,比劫佐食,偏财制枭。

图片

黄侃(1886年4月3日—1935年10月8日),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

图片

问题是,流传至今的苏轼八字,难以解释苏东坡之生平事迹。

苏轼是典型的克妻之命。

苏轼先后娶了3个妻子。

苏东坡与结发妻子王弗(1039年—1065年)情深意笃,王弗十六岁时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可惜王弗27岁就死了。熙宁八年(1075乙卯),苏轼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这一年的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那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1048—1093),是王弗的堂妹。苏轼王闰之同甘共苦25年,可惜也未能白头偕老。

图片

奇怪的是,苏东坡与“王”姓女子有缘。

苏轼的爱妾王朝云,是苏轼的患难之交,可惜她在惠州时染上了瘟疫,1096年病逝,年仅34岁。

现代诗人、作家、散文家徐志摩,清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八字的前三柱和苏轼相似:

图片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清末民初的实业家、硖石首富。徐申如按族谱排列给孩子取名“徐章垿”,字槱森。据说,徐章垿小时候,被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摩过他的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徐申如望子成龙心切,因此为儿子改名——徐志摩

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沈钧儒徐志摩的表叔,金庸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1910(庚戌)年,徐志摩来到杭州,经沈钧儒介绍,考入杭州府中学堂(1913年改称浙江一中,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和杭州第四中学前身),与郁达夫厉麟似同班。

1915(乙卯)年夏,徐志摩毕业于浙江一中,接着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沪江大学前身,现为上海理工大学);同年10月,由家庭包办,与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结婚。

1916年秋天,徐志摩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

1917(丁巳)年,北洋大学法科正式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转入北大读书。在校期间,他不仅钻研法学,而且攻读日文、法文及政治学,并涉猎中外文学,由张君劢张嘉璈介绍,拜梁启超为师。

1918(戊午)年,徐志摩离开北大;8月14日,从上海启程赴美国学习银行学。留学第一年,进的是美国乌斯特的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而后他进历史系,选读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课程。入学十个月,徐志摩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当年,徐志摩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入读经济系。

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徐志摩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修半年,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现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政治经济学。在英国期间,徐志摩崇拜的偶像不再是美国的汉密尔顿,而是英国的雪莱拜伦,他“换路”走入诗人的行列。

1922年,徐志摩回到北京,与朋友王赓的妻子陆小曼热恋。为了养家,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1930年秋,徐志摩索性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以挣家用。仅1931年的上半年,徐志摩就在上海、北京两地来回奔波了8次。

1931年11月19日早8:00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开山(现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办事处境内),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两位机组与徐志摩)全部遇难。

徐志摩苏东坡的文坛地位相似,但显然苏轼是克妻命,而徐志摩是为妻所累。

苏轼在丁未运死了两个老婆,实在费解。

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此事发生于乙巳运之1079己未年。按传说之苏轼八字,本来身旺且食伤旺,大运透食神,流年透七杀,食神制杀成功,却遭遇牢狱之灾,也难以自圆其说。

总之,白洋认为,传说的苏轼八字不可信

完整版:https://mp.weixin.qq.com/s/We41L0VK9cTu_3lL-NQXDQ

Leave a Reply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 Post